
■编者按
内行日报·内行新闻推出“谨记历史 记挂先烈——热血江山·后生记者重走抗战路”系列融媒报谈。后生记者重走热血抗战路,在逾越时空对话中谨记历史、记挂先烈,全场地展现山东东谈主民果敢抗战精神。

枣庄“十里湾研习社”内展示的沙沟受降场景。
1945年12月1日,历经数次谈判拉扯,在遒劲军事压力、政事攻势下,辘集在沙沟车站隔邻的千余名日军向八路军鲁南军区所属的鲁南铁谈大队缴械遵命。这是成建制日军独逐个次径直向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八路军地方武装遵命。
沙沟车站始建于1910年,曾是津浦铁路上的枢纽站点。如今的沙沟车站,仅仅京沪线上的一个逃匿小站。100年后,新修建的枣庄站跟着京沪高铁的庄重通畅而插足运营,一辆辆列车从站台飞奔而过,发出雄伟轰鸣。若非到站降速,乘客们未必很难发现铁轨两旁洒落的墓碑。墓碑静默烦嚣,却辅导着咱们——这是一座勇士的城市,这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告捷,这是一段不可被忘却的历史。

沙沟受降地系念碑。
1945年9月2日,日本庄重签署遵命书。联系词,尔后的三个月,枣庄地区依然辘集着6000余名日军,抱守着铁道路负嵎反抗。
日本遵命后,蒋介石号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不得向国民政府指定的军当事者座除外的任何东谈主遵命缴械。国民党以致不吝与日伪军合流,只为霸占土地,缺乏我军发展壮大。
从1945年10月的“自若区场所图”上不错明晰看出,除了铁路沿线和几个车站仍是敌伪占区,系数枣庄地区齐已被标为红色根据地。
这么的战果,来得殊为不易。1938年3月,枣庄死灭。1940年,鲁南铁谈队与临南铁谈队和临北铁谈队等整编为鲁南铁谈大队,在鲁南军区的指引下,同日军连接着旷日抓久的战争。
枣庄死灭的七年半工夫里,鲁南地区军民审定抗战,终于迎来了告捷的晨曦。可到了终末时刻,日军却拒却向中国共产党指导的队伍缴械。
鲁南铁谈大队边打边谈,预防严慎。
为了贯彻新四军军长陈毅“念念认识不让日本东谈主在新四军攻打沙沟的战斗中打扰”的指令,1945年9月20日,铁谈大队大队长刘金山和政委郑惕兵分两路,赶赴沙沟车站和姬庄(另一种说法为临城)两地,与驻点日军伸开谈判。两处日军均欢跃不救济伪军。
当晚,新四军便对沙沟驻点伪军发起紧迫。4小时后,新四军端掉伪军沙沟据点。几十个伪军跑到了沙沟车站,新四军步步紧逼。鬼子一看新四军朝我方追来,便把前来谈判的刘金山绑了起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听到鬼子和翻译官的对话,刘金山心里未必有了数。他谴责鬼子“说好的你们不准帮伪军,为什么还把他们留在站房里”,并要求鬼子带他去站房里一看究竟。说明新四军是在袭击伪军后,鬼子只有给刘金山松了绑,并让铁谈大队的东谈主把伪军领走。
但在后续的几次谈判中,日军仍搬出冈村宁次的“军令”——坚抓只向国民党缴械。谈判一度受阻。
1945年10月至11月,津浦路战役节节告捷,逼得辘集在临城(今属枣庄市薛城区)的千余名日军没了去路。11月29日晚,这伙鬼子乘火车向南强突。接近沙沟车站时,逆耳的刹车声响起。原来,铁谈大队早想到日军念念逃到徐州向国民党缴械,提前拆毁了沙沟隔邻的铁路。日军只得复返,却听到北边铁轨也被炸毁的声息。
这股日军被铁谈大队围困在孤零零的铁轨上,两边抓枪坚持,场所剑拔弩张。鲁南军区指令:不要战斗,连接谈判,让他们交出刀兵。眼看着我军的增援队伍越来越多,日本东谈主没招了,只得陪伴铁谈大队通讯员张书太赶赴姬庄。
在姬庄西南角的姬茂喜保长的堂屋里,郑惕让随行的铁谈游击队员(反战同盟队员)田村申树用日语向铁甲列车大队长太田、铁谈警备大队大队长小林等东谈主,宣读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号召冈村宁次立即向八路军、新四军遵命的文献。小林依然坚抓那套说辞,“八路军莫得占领大城市,更莫得飞机汽船,无法保证日本东谈主安全归国。”
谈判连接进行。30日下昼,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带着马队班赶到现场。他严厉指出,若是日军仍然执迷不反,我军将用武力处置。张光中走后,太田的气派立即软了下来,默示愿交出一起刀兵。
姬庄谈判,终于一槌定音。
初冬的微山湖畔,寒风彻骨,却屈膝不住东谈主们心中的热流。1945年12月1日下昼,在沙沟车站西北部津浦铁路西边的一派旷地上,受降典礼庄重运转。
受降地选得很有谨慎。“咱们站得高,四周相对低,是一种告捷者对退步者的俯瞰。”枣庄市薛城区档案馆馆长李海流说。
按照典礼安排,太田、小林先远离把我方的指引刀交给刘金山和郑惕。“日本东谈主很急躁,砍杀之后不把血擦掉,用中国东谈主民的血来养他的刀。”铁谈游击队系念馆的责任主谈主员先容,小林的佐官刀被展示在系念馆的显眼处,成为日寇犯我领土的铁证。
铁谈大队要求日军按小队分批前来缴械,以防不测。鬼子交枪后,高举双手,退到百米外的旷地辘集。受降典礼一直抓续到后深宵,等队员们打理完战利品,已近朝晨时刻。
据沙沟受降地系念碑记录,这次受降共缉获山炮2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00多挺、步枪1500余支,手枪、枪弹、军刀、影相机、千里镜等物质一宗。
受降的千余名日军,远离来自铁甲列车大队、铁谈警备大队、铁谈后生队第六大队等,另有500余名军属、车站职员,以及三井株式会社(战时截至中兴煤矿)、炭厂和其他营业机构的东谈主员等。
其时,鲁南军区前哨指引部设在沙沟车站以东6公里的南常村,为铁谈大队提供指导并派兵驰援,匡助铁谈大队顺利完成受降典礼。当地匹夫也参与了战利品的运载,20多辆牛车整整拉了两天,才把物质运完。
天色已晚,战士们却特别怡悦,世界摆弄着缉获来的大炮、机枪。提神的队员发现,鬼子还藏了部分刀兵装备。于是,张书太又把太田带到沙沟。经严正交涉,太田欢跃交出私藏的广泛枪支。清缴装备后,鲁南军区给日本东谈主开了路条,让他们流程徐州、连云港乘船复返日本。
“咱们告捷了!”战士们难掩激昂,以枪声代替鞭炮,庆祝告捷。

抗战告捷时部分铁谈游击队员在火车上留影。
位于枣庄市薛城区的铁谈游击队系念馆,陈设着1942年刘少奇过沙沟时使用过的黑碗、风灯、白瓷壶。
浴死战斗百余起,灭绝日伪军5000余东谈主,护送刘少奇、陈毅等首领和近千名指战员安全通过津浦铁路禁闭线,累计奥妙护送13万两黄金……这些齐是鲁南铁谈大队在抗战时间作出的超卓孝敬。
“但要论铁谈大队最精辟的时刻,那一定是沙沟受降。”洽商沙沟受降历史十余年的李海流说,沙沟受降是侵华日军独逐个次向八路军庄重遵命,不管是从战利品的数目,如故其历史地位上来讲,齐是鲁南铁谈大队在抗战中得回的最丰硕着力。
沙沟受降不仅仅反复谈判得来的告捷,更是一场场歼灭战打出来的着力。
靠近国民党队伍和日伪军合流的态势,我军用一场场战斗慢慢割断日军队伍之间的联系,把临枣一带辘集的千余名日军逼上了末路。在鲁南军区司令部的指导下,铁谈大队主导谈判,与外围八路军、新四军等队伍密切联系协调,最终促成了沙沟受降。
“沙沟受降振国威,经典传闻著华章。”铁谈游击队系念馆进口处石碑上的题字,写明了沙沟受降的枢纽酷爱。沙沟,这个微山湖畔的平日小镇,就这么被恒久谨记在中华英才抗战告捷的恢宏画卷中。
为了让更多东谈主从沙沟受降的历史中接管奋进力量,2020年7月,沙沟受降地系念碑立成。沙沟镇还构成责任专班,由沙沟镇政协办公室主任杨家昶和民生诉求办主任魏广运牵头负责谋划系念馆。他们累计访谒40余户,拍摄、收罗图片认为上千张。2021年7月,以沙沟受降历史行为枢纽主题展区的“十里湾研习社”按期开馆。

从枣庄沙沟车站驱车十几分钟,咱们来到沙沟镇政府打造的“十里湾研习社”。沙沟受降时,缉获的日军驻临枣地区第一中队东谈主员名簿就保存在这里,当地东谈主称它为“镇馆之宝”。枣庄市薛城区档案馆馆长李海流向咱们叙述了这份名簿的前世今生。
沙沟受降,是成建制日军独逐个次径直向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八路军地方武装遵命。这份名簿,是日军在沙沟向鲁南铁谈大队遵命的铁证,亦然当前能够收罗到的历历的受降什物。

日军驻临枣地区第一中队东谈主员名簿。
十多年前,时任枣庄市薛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的李海流,听几位保藏爱好者说起,临城老街拆迁时,从距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处老屋子墙壁里,翻出了一份沙沟受降时缉获的日军第一中队东谈主员名簿。
名簿的封面用日文写着:“一六八·名簿,第一中队,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由此可知,这份名簿酿成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播送告示无条目遵命本日。名簿共20页,油印在一经泛黄的厕纸上,记录着168名日军的本籍地、现住所、姓名、年事等信息,按照军衔大小的先后限定排列,4名将、校军官在前,准士官、下士官数十东谈主及普通人兵在后。在沙沟向鲁南铁谈大队缴械的千余名日军中,有一部分东谈主员隶属于这一中队。
已往这份名簿被发现后,曾蜿蜒多位保藏者之手,有的是地方文献保藏爱好者,有的是抗战历史洽商者。李海流得知此事时,名簿一经四五东谈主之手。
“这是佐证沙沟受降史实的有劲笔据。”这个讯息令李海流怡悦。2014年,李海流找到薛城一位地方文史爱好者,请他把这份名簿买过来。
此前东谈主们对这份名簿的保护不是很到位,订页的纸捻子被翻断。看到这份非常的名簿莫得被保护好,李海流感到难堪,这也让他心中萌发出一种保护抗战历史文物的紧迫感。
2021年7月1日,“十里湾研习社”开馆后,这份名簿终于得以问世,陈设在沙沟受降展区的展柜中。只不外,当前用来装订它的白线,已不是正本的样式。
沙沟镇民生诉求办主任(“十里湾研习社”经管办公室主任)魏广运先容,开馆4年来,已有20多万名访客见到了这份历史真货。

旅客在“十里湾研习社”参不雅。

1945年12月13日,《内行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在我军事压力政事攻势下 鲁南千余日军向我缴械》的讯息——
(新华社山东分社鲁南旬日电)津浦前哨记者报谈(迟到)接应陈大庆向我紧迫之临城日军“铁谈队”千余东谈主沿津浦线向我沙沟韩庄自若区进犯,我即践诺包围,并以政事攻势劝告日军,勿作无须就义,勿为国民党反动派之填旋。该敌在我遒劲军事压力下,被动于十二月一日二日放下刀兵,我缉获大炮一门,步枪千余支,辎重机枪及弹药甚多,放下刀兵之日军均要乞降平归国,对国民党反动派应用日军作战,一致默示反对与愤激云。

1945年12月13日,《内行日报》头版刊发《在我军事压力政事攻势下 鲁南千余日军向我缴械》。
这条新闻短短百余字,简要布置了沙沟受降的来因去果、缉获物质,尤其在伊始处即提到,“日军‘铁谈队’”是为了接应国民党陈大庆部而向南进犯的。
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委呢?
抗战告捷初期,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息争部署,山东军区各队伍分为五路,对拒不遵命的日伪军伸开大反攻。联系词,为了防御共产党发展壮大,蒋介石号召冈村宁次“保抓现存态势”,不得向国民政府除外的任何东谈主遵命缴械。在南京受降典礼上弯腰给与日军遵命书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以致还要求冈村宁次“连接督察地方秩序,保证将一个完满的华北托福给国民政府”。如斯,正本早应被计帐的日伪军,却成了国民党用以霸占土地的“先遣队”。
在这一配景下,陈大庆部等20余个军被空运到徐州,准备沿津浦路北进,进攻华北、霸占东北。沙沟受降前夜,陈大庆部还要求日军铁甲列车大队长太田设法拒却向鲁南铁谈大队遵命,并寻机逃往徐州。
由此可见,在1945年底的鲁南地区,蒋介石一经与日伪军合流。因此,在全局版图上凝视沙沟受降,就不得不提在这片土地上打响的津浦路战役。
这场战役从1945年10月一直抓续到1946年1月,歼灭日伪军及国民党队伍2.8万东谈主,进一步割断了零碎败退的日军队伍之间的联系,将临枣一带的千余名日军逼上了末路。鲁南铁谈大队“拉打衔尾”,历经七折谈判,最终促成了沙沟受降。
其时,大宗国民党队伍部署在西南,向华东和华北日伪主要占领区退换需要工夫,而我军则因敌后根据地与日伪军占领区径直相邻而占有先机。枣庄市铁谈游击队党性教悔基地经管中心副主任孙中启先容:“津浦路济(南)徐(州)段战役割断了津浦铁路,迫使国民党改用其他方式运载军力去东北,关于休止国民党‘抢东北’酷爱紧要。”
是以说,沙沟受降并非孑然事件,而是具有枢纽的计谋酷爱。已往,《内行日报》是12月10日收到的讯息,13日刊发时,为了超越其新闻价值,稿件伊始特地注明了“迟到”二字。《自若日报》《抗战日报》等多家党报也接踵将其在头版刊发,见报工夫在15至18日。
新闻是历史的信得过记录。《内行日报》对沙沟受降稿件的编排,体现着对这条新闻的高度怜爱。战时的剪辑记者们并没灵验单一的眼神来看待沙沟受降,也莫得过多地宣传这是日军初次对八路军遵命,而是将它摈弃在津浦路战役的时势配景下,将新闻事实与我军反对国民党与日伪军同流合污的大标的密致衔尾起来,展现出了一代内行报东谈主渊博的历史瞻念察力和行状计谋全局的大局不雅。

内行新闻记者 盖颐帆 孟令洋
假想 于海员 马立莹
剪辑 王健 徐超超